一、盗窃罪和侵占罪的主要区别
盗窃罪和侵占罪的主要区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犯罪主体不同。侵占罪的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即持有他人财物的已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该罪的主体。
2.犯罪故意的内容和时间不同。侵占罪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非暴力的手段非法占有自己业已持有的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盗窃罪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以不为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知道的秘密方法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且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之前。
3.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侵占罪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或半公开的,而且必须是拒不退还或交出他人财物的,才构成犯罪;盗窃罪的手段只能是秘密的手段,而且即使窃取他人财物之后又主动退还的,也已构成犯罪。
4.行为对象不同。侵占罪的行为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及遗忘物、埋藏物,且不限于动产,不动产也可能成为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侵占罪的行为对象;盗窃罪的行为对象是他人的动产。
二、职务侵占诉讼时效的计算
职务侵占诉讼时效的计算:职务侵占罪诉讼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职务侵占罪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职务侵占罪的侦查机关是谁
对于涉嫌职务侵占罪的案件,一般应当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并由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找法网提醒您,《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盗窃罪和侵占罪的主要区别
-
离婚了多久复婚最合适
-
BBC记者:皇家社会想签下范德贝克 拜利被告知可寻找新下家
-
马应龙:公司始终以合规为底线 推动经营持续健康发展
-
证券板块探底拉升 哈投股份涨停
-
什么是人格权的特征,人格权和身体权的区别
-
离婚协议书写财产怎么写
-
严厉查处!惠阳区查扣7辆涉嫌违法处置建筑垃圾车辆
-
2023年南阳公积金缴存基数是多少钱
-
内江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最新消息 内江公积金缴费基数2023是多少?
-
布朗是NBA首位“3亿先生”,那首位“2亿先生”和“1亿先生”是谁
-
“小手拉大手”,学大教育集团布局医教康的蓝图与决心
-
“主动撤回”再现 多家公司IPO终止
-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会落地吗?能降多少?
-
农村房屋征收的批准程序及补偿的相关规定
-
室温超导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室温超导行业市场调研2023
-
获FDA批准,首款产后抑郁症新药上市
-
安徽一市公积金政策调整
-
五年前我把攒了30万的工资存了定档,利率是4.55%,今天终于取出
-
共筑中国网络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