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李柳英(中)带领当地妇女编织毛线花,带动就业,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张庆 摄
红网时刻新闻8月11日讯(通讯员 张庆)“一天大概赚40多元到200多元,多做多得,既能赚到钱,家务也没落下,真的很不错!”近日,在长沙县开慧镇社工站,葛家山村村民谭雪梅同伙伴们正忙碌地钩织毛线花,赶着客户预定的订单,一团团线团通过她们灵巧的双手,“变身”成一朵朵“霞姑之花”。
带着这群妇女就业的领路人叫李柳英。十年前,她一头扎进了社工岗位,用心服务留守儿童以及孤寡老人。如今46岁的她,作为开慧镇社工站站长,仍一心扑在社会工作事务第一线,带领困难妇女用手织出幸福的毛线花,共同铺就致富的幸福之路。
“我们通过‘霞姑之花’项目,引导单亲、特困、失独母亲、残疾妇女等弘扬‘四自精神’,鼓励女性朋友走向创新创业之路,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妇女就业,提高生活幸福指数。”李柳英介绍。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李柳英深刻感受到,乡村残疾人、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体普遍拥有一颗积极向上、向善的心,但苦苦找不到就业岗位,光靠政府兜底保障,很难让生活有新的起色。
于是,李柳英通过依托开慧镇及周边乡镇红色资源,将红色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新时代女性文创手工产品中。去年9月,开慧镇基层社工站创新打造的“霞姑之花”项目应运而生。
“只要手眼协调,有加工意愿的妇女都可胜任,工作方式、时间灵活。”李柳英介绍,截至目前,共有200余名妇女在社工站进行了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当地困难妇女群体可以通过该项目居家灵活就业,以订单加工的形式回收产品,帮助增收万余元。
“我的腿有残疾,不能干重活,也不能长时间站立,以前只能在家做点家务,现在我参与到钩编创业项目中来了,每个月能有一千多块的收入,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现场正在进行编织的一位残疾妇女缪露表示。
今年,社工站还联系了开慧镇党校,通过党建共建非遗文化推广阵地,积极推广毛线钩编等非遗文化,开展了“手把手体验毛线钩编”“传统文化进校园”等非遗技艺实践活动。目前,为了拓宽销路、提升产品竞争力,李柳英开始着手对手工毛线钩编产品进行品牌化包装。
李柳英称自己为“全职公益人”,是因为她觉得“社工”这个岗位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一架桥梁。“我热爱的职业,就值得我继续坚持。”李柳英说。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毛线花”指尖开 巧手编织致富路
-
江苏电信:强化5G建设应用 赋能全省数字经济发展
-
在路上正常行驶,对面冲过来个老人他自己撞碎玻璃受伤,判他全责
-
四川凉山:火把点亮夏夜
-
跨境旅游行业迎来重磅利好 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78个旅游热门国家
-
《燕山派与百花门》开播 实景画风展现华夏旖丽河山
-
柯基犬来发情期怎么办
-
中华财险北京分公司:翻山越岭 只为风雨共渡
-
成为全球第一求婚钻戒品牌,DR钻戒做对了什么?
-
坚守天津东淀蓄滞洪区的“90后”“守村人”
-
深圳的深户个人社保缴纳规则是什么?深户个人参加社保缴费标准?
-
亳州养老金计算公式2023举例 亳州养老金计算公式2023分享看完你
-
台湾知名女星看破红尘出家,罕见露面变慈眉善目,为男友未婚产子
-
大熊猫“愿愿”在岳阳开生日派对啦!
-
山东齐河:康养成新兴产业
-
最新通知!这个城市,出台楼市新政!
-
新华网评:反诈电影爆火,但诈骗剧情不能“未完待续”
-
见明星不花钱还能挣钱?暑期兼职“陷阱”,花样翻新
-
愚园路新开一家“图像小说”主题书店,汇集各类插画、绘本、艺术
-
新能源商用车新势力「德力汽车」完成7亿元B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