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各种互联网应用平台层出不穷,相关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呈井喷式增加,以公民个人信息为目标的案件高发并呈迅速增长态势,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成为公安机关关注的重点。
2020年以来,公安机关每年组织“净网”专项行动,依法重拳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累计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3.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4万名,查获手机黑卡3000余万张、网络黑号3亿余个。8月10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政委孙劲峰表示,从目前公安机关侦破的案件来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主要有信息获取、信息倒卖、下游犯罪三大环节。
在信息获取环节,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技术、行业内部人员、APP非法采集、骗取或收买等方式,非法获取互联网上即时通信、电子邮箱等应用软件传输的个人信息,政务、商务、社交等网络平台存储的个人信息,行业内部信息系统搜集的个人信息和公民持有的个人信息。
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接下来会流转到信息买卖中间商手中,这就是信息倒卖环节。他们有的打着行业信息交流的旗号组建即时通信群组,自称“查档”中介,根据客户需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有的在互联网上搭建售号平台,倒卖微信、QQ、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各类账号,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
非法获取的信息最终用途,在下游犯罪环节。一方面是为网络水军、网络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银行卡、虚拟身份等物料支撑;另一方面是为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提供精准靶心。
公安机关全面摸清产业链各环节特点,开展上溯源头、下追买家的全链条打击,并同步跟进“一案双查”,压实互联网企业平台主体责任,坚决遏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蔓延趋势。循线深挖犯罪线索,破获大量电信诈骗、套路贷、网络盗窃、网络洗钱等违法犯罪案件。
针对快递信息泄露引发电信诈骗的问题,会同中央网信办、国家邮政局联合开展邮政快递领域个人信息泄露治理专项行动;针对装修、贷款等骚扰电话的问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公安机关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的难点、盲点,组织开展多项专项整治,惩处了一批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司,循线打掉多个电话推广犯罪团伙。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1日 10 版)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紧盯关键环节,守护个人信息安全
-
蒙商银行业绩受不良贷拖累,纪检组长又被查
-
流动性疲软!美国30年期国债标售结果不忍直视 养老金保险为啥都
-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再次紧急预拨1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
新加坡贸易部官员:经济增长和通胀趋势符合我们的预期。
-
“四连涨” 92#汽油或重返“8元时代”
-
2023杭州居民身份证线上补换多少天能拿到?
-
和龙林区法院纵深开展“全域通办”
-
央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
-
易华录:上半年净亏损2.98亿元,同比转亏
-
儿童消费市场健康成长
-
南宁工务段开展桥梁人行道栏杆除锈油漆作业
-
王晓东院士:科研合作不要事事计较
-
福安药业:截止2023年8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2190户
-
重庆铁路口岸进口整车数量居内陆第一
-
江苏省首届12345热线技能大赛启动
-
7月辟谣榜丨杭州因亚运将于9月10日至25日放假?
-
up主损失170万手办后续:当事人等待开庭,B站送“98E”手办?
-
和评理|推行“小院高墙“限制对华投资,围困了别人更封闭了自己
-
阿衰用“空中转体”拍合照,同学们喜忧参半,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