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情系非遗,探寻吴韵。7月21日至8月10日,香港科创署内地交流营的青年们和来自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吴地非遗”社科普及基地的学生们,开启了为期22天的非遗研学暑期社会实践,在研学中体验吴地非遗技艺,赓续中华文脉,解锁别样视界,坚定中华优秀文化自信。
一块黑泥、各色颜料,辅以趁手的工具,憨态可掬的惠山泥人就在大师精巧的手中呈现;画稿、圈边、起地、分筠、平地,生动的飞鸟形象渐渐跃然竹上,一件留青竹刻作品就大功告成……大家在非遗大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指导下,调着颜料、刷着印版、挥舞着刻刀,开启了吴地江南非遗技艺的初次体验。
活动期间,两地青年还参观了“吴地非遗”社科普及基地成蹊园、江南传统技艺研学中心,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了解了惠山泥人、留青竹刻、无锡纸马等吴地江南非遗文化的悠久历史、精妙技艺,并在无锡商院专业教师们的指导下完成了“状元故里•千年富安——胡埭状元古道文化传播项目”、“太湖明珠•江南盛地——无锡非遗及传统文化传播项目”的实践。
“非遗文化不是阳春白雪,不应束之高阁,应当通过有趣的体验和具象的作品,让青年们从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无锡商院的带队教师景蕾蕾认为,两地青年通过共同体验非遗技艺,共同合作完成非遗项目,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助推两地青年的融合发展。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受益匪浅,参观了解非遗作品,现场体验非遗手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湛的传统技艺和吴地江南丰富的地域文化,大家互相交流学习,进一步增进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无锡商院学生糜明蔚如是说。在一旁的香港青年学子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增加了两地青年对江南传统非遗文化的深刻认识,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国情,拓宽了彼此交流互动的渠道,也产生了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和同根同源的归属感。(拍摄:景蕾蕾 袁通)
通讯员 朱金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李海慧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为期22天,锡港两地青年携手开展非遗文化研学
-
这种情况就进“黑名单”!上海给加梯代建单位上“紧箍咒”
-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大会在甬举行 超百亿元金融活水
-
江苏省如何办理零星报销?
-
松花江干流依兰站水位超警、哈尔滨站低于警戒水位
-
医药、消费抗跌明显!三大指数跌逾2%,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
亚洲先锋娱乐(08400)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713.1万港元,同比收窄26.9%
-
日清食品二季度在华营收下滑5.5% “高价泡面桶”引发热议
-
近期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怎么看?
-
甘肃东中部多地出现暴雨 已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过量摄入生物降解塑料 家蚕也会“闹肚子”
-
中国商务部首次发布《美国履行世贸规则义务情况报告》
-
靠北啦!不敢相信你居然是这样旳李子维!
-
本命佛冰种红玉88元
-
【盈喜】阳光能源(00757.HK)料中期归母净利同比增长32%至62%
-
芜湖更新29处抓拍点 具体位置公布
-
强力支持新市民、青年人!重庆公积金新政出炉,7项举措诚意满满
-
青海养老金资格认证渠道有哪些?2023青海退休养老金领取时间
-
鱼场主|好吃营养鸡肉早餐食谱,好吃不长胖!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怎么样